作者: 孫 濤 鄭華偉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2-05-19 09:24
中國菏澤網消息(記者 孫 濤 鄭華偉 通訊員 劉考勇 賀昌魁 孟照瑞)5月16日,記者在鄆城縣潘渡鎮河東新村項目建設現場了解到,一座宜居、宜業的現代化農村新型社區即將全面開放。
“河東新村項目是鄆城縣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打造的搬遷新村,總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,配套建有廣場、商城、學校、醫院等基礎設施,涉及村民共2342戶7589人,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建設任務,盡快讓村民們入住新居。”潘渡鎮黨委書記王強告訴記者,“我們以縣委、縣政府開展的作風建設年為契機,全面提升全鎮領導干部素質和能力水平,實現潘渡鎮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,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?!?/p>
潘渡鎮吳皮、李河涯、西孫、西王4個村莊,處于煤礦開采塌陷區,屬于典型的“壓煤村”。經年累月,幾個村莊內均出現部分房屋斑裂,道路塌陷的系列隱患,已影響到當地村民的人身財產安全,急需搬遷。
面對艱巨的搬遷工作,潘渡鎮全體黨員干部以鄆城縣“作風建設年”為契機,迎難而上,細分搬遷實施、復核、簽訂合同、后勤保障、應急保障等工作小組,小組成員入村包戶,按照“公開、公平、公正、透明”的原則,確保該項目按期保質保量完成。
鄆城縣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、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甘云建告訴記者:“鄆城縣委縣政府開展‘作風建設年’活動以來,推動‘轉變觀念、提升能力,強化擔當作為、爭先創優’等工作,圍繞促進廣大黨員干部能力大提升、作風大轉變,持續傳遞出‘嚴、真、細、實、快’和‘四實四敢’務實創新的強烈信號,為加快經濟建設強化保障、凝聚力量。目前,黨風政風煥然一新,各行各業取得明顯成效?!?/p>
鄆城縣公明路小學,是一所有著4000余名學生的學校,放學堵車問題,曾經一度困擾著該校的學生家長。學校門口不好停車,不時還會出現亂停車、車輛刮擦等問題,以往一到上學、放學時間,學校門前的道路便會堵得水泄不通。
今年新學期以來,鄆城縣公明路小學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:17時50分,身穿紅色馬甲的護學崗人員上崗了,學校家長志愿者、值班教師和交警,有序指引家長車輛進入“臨時停車區”停車等待,志愿者分批引導學生穿過馬路,坐上回家的車輛,即上即走,解決了原來接孩子放學堵在原地的難題。
“因為有‘警校家’護學崗的存在,感覺校門口的道路一下子就寬敞了,原來接到孩子20分鐘出不去,現在擁堵情況已經消失不見,不超過3分鐘就能有序駛出學校路段。”學生家長侯麗說。
“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,聚焦優化營商環境,聚焦科學治理水平提升,我們始終認為在作風建設中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”鄆城縣公安局黨委委員、交警大隊大隊長王根良說,“縣交警大隊全體民警將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,完善‘以疏代罰’相應舉措,堅持營造安全暢通、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,協調學校、交通、住建等相關單位實行聯合行動,在全面提升群眾出行安全感和滿意度中,形成齊抓共管,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和諧局面?!?/p>
今年3月以來,疫情防控形勢嚴峻,楊莊集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、兩手硬,把“危機”變為轉機的工作思路。
楊莊集鎮黨委書記王廣雷告訴記者:“面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重大挑戰,我們持續開展‘作風建設年’活動,立足實際,大力推行效能工作法與復工復產同步推進,把建設以專用車輛制造集群為特色的陸港田園城鎮,作為重要戰略機遇?!?/p>
為了促進專用車行業發展,擴大企業集群發展規模,有效解決土地瓶頸的制約,楊莊集鎮實施了“齊魯汽貿產品創新智造基地建設項目”,該項目堅持創新發展理念,屬新一代信息技術類基礎設施項目和省優選項目,一期項目占地96.9畝,預計投資5.8億元。
項目建成后,可實現跨境電商運營,全鎮35家企業一站式產品展示,技術研發、維護保養、產品檢測、自留平臺等一體化專用車產業鏈,將補齊魯西南地區汽車智能制造產業短板。